骑在坦桑 – 从卢旺达边境到姆万扎


       5 月 29 日,从卢旺达边境入境坦桑。边境的分界线说似明显,也不太明显。一条大河贯穿其间,发黄的河水奔腾在河谷,轰鸣着向下冲去,经过一个起伏的阶梯,形成一条巨大的白色瀑布。水中的水汽蒸腾上升,一条跨岸的河中彩虹桥跃现空中,煞是好看。
奔腾的瀑布
横跨在水面的彩虹
边境的瀑布
        在卢旺达的边境,正有日本公司帮助修建水电站,而在坦桑的一边,貌似也在修建,但看上去平畅的空地却像极了观景台。
       从卢旺达一路下坡,到出关口却是一个急上坡,上坡后又下坡,方到达边境关口。
       填写出境表格,如入境表格一样简单。里面的官员微笑服务,优先为我办理,中间询问我对卢旺达的印象如何;我答曰:“好极了!卢旺达的风景和人民非常好,让人非常留恋。”引来对方的一阵大笑。“欢迎您再来卢旺达!”翻开护照,查看一下,咔嚓两声,OK!你可以出关了!
       卢旺达的边境官员着实非常用心,盖章时仔细翻看,只寻找已经盖章的签证页帮你盖上小小的签证章和入境出境章。绝不像其他国家的官员一样,翻看护照,胡乱盖一番。出入一个国家,甚至能占用三四页的签证页,这让我们这些长途旅行者煞是头疼。国外换护照比较麻烦,等待时日不说,在不少国家的中国大使馆还不见得能换护照,看到他们张狂的占用签证页,深怕签证页不够用。护照页占用大半后,开始计划性的让签证官们给我贴护照和盖章,必须给我贴这页,盖这页,告知他们理由后,他们也非常乐意的配合,这才使得护照的页数得以节省。
       到达坦桑的关口时已近正午,签证很简单,50 美金即可获得三个月单次入境。交钱给签证官,门口稍等两分钟,只听得咔嚓一声,沙沙的书写声后,翻开护照,就可看到入境的签证章了。方方正正,边上手写支付 60 美金,下书签证号码,简单的有点出乎人意料。事前签证官说是可以三个月,但上面貌似没有书写?询问后方恍然大悟,在章的里面,几行蓝色小字书写三个月有效签证,禁止参与任何形式的工作。
        在之前的一段时间,曾和杨怀玉策划飞往马达加斯加再返回坦桑尼亚,由此询问官员是否可以在此拿到多次签证。得到的答案是否定的,50 美金只给单次入境签证;如果拿双次入境需 100 美金,但可以在下次落地的时候继续 50 美金拿三个月签证。看到这种结果,去马达加斯的希望愈加渺茫了。金钱不足,还是暂且断了此念吧!
       杨怀玉,男性,90 年生人,原为海信电视销售。同为辞职旅行,是我在肯尼亚内罗毕之后一起骑行的同伴。国外能遇到中国骑友实属不易,能在一起骑行更为困难。
       能遇到杨怀玉,还要感谢另外一个朋友:杨帆。他是帅哥 + 才子的典范,也曾骑行过川藏。偶遇在埃塞首都的街头,毕竟是骑过车的,眼神了得,一眼就看出来我是骑行者。真正骑过川藏线的骑友彼此之间都有一份特殊的说不出的情感,毕竟有些东西不用说大家都懂。之后我先后两次在他那里休息近半个月,年关也是在他们工地度过的,对我帮助很大。是他,告诉我有另外一个骑行者叫杨怀玉,也在骑行世界。此前只是零散得到一些消息,并不确认。经过杨帆介绍后才更加深入的了解。他在东南亚的路线和我一致,印度之后也飞伊朗,之后因腿伤回国,再从斯里兰卡飞往伊朗后去黎巴嫩,约旦,埃及。非洲之后的路程也大体一致。我比他早出来近十个月,他却迅速的到达非洲,看来我这一路走的相当的慢长了。对于杨帆来说,遇到我和杨怀玉不见得是个好事情。我俩基本分完了他带到非洲的所有户外装备。在路上,我们一直觉得对他太过残忍了。不过也好,装备没了他也就可能打消了骑行的念头,工作嘛,就要好好工作,想啥骑车的事情捏?
       和小杨相知甚早,初遇却在蒙巴萨。当时我还正在为一些事情而发愁,刚结束与一个驴友的骑行,对于和人搭伙骑行我丧失了很多信心。但和小杨相处才几个小时,就觉得可以一起走了。毕竟都是长途骑行的人,互相都比较了解骑行的生活。目前已经一同走了三个国家,数千公里,一路相处相当和谐。
       之前在乌干达边境换钱曾被掉包,虽后来又得以找回,但却耽误了不少时间。边境换钱,最好找正规的银行和专门换钱地方,但他们汇率较低。而流动的换钱小贩虽然价格高一些,却有着一定风险。换钱需谨慎,不然会吃亏!这次,吸取了经验,不再追求高价格,看小贩出价相差不多就把身上所剩的卢旺达法郎全换成了坦桑先令。
       出师不利啊!刚进坦桑边境就是近一公里的大上坡,上面有公里牌,书写去 mwanza 380 公里。
      上坡后,有一小村庄,有旅舍和饭店。看到一冷饮的小亭,杨怀玉询问是否在此喝瓶饮料再继续前行。此时天气正热,太阳直射,加上这个上坡,全身都是汗,来瓶饮料那是极爽的事情。但想到在经过乌干达和卢旺达的时候村庄特别多,前面应该还有村庄,节省点钱,到时再歇息也不迟。于是招呼继续前行,果然前方有下坡,但没想到下坡之后便又是上坡,行走了十多公里,路上行人都没有,更别提什么村庄了。
       站在坡上远望,能看到卢旺达的路,那路已经深深的藏在谷底,远方是不尽的山脉,而另一边是山谷的平原森林,一条大河如长蛇一样弯曲盘延在绿色的森林,浓烟在一处山顶弥漫,很像将要喷发的火山口,但实际上应该是当地人在烧碳。辽阔风光尽在眼前,看位置,那应该是卢旺达的阿卡盖拉国家公园。
       景色虽好,但天气却十分炎热,而更让人难受的确是这上下的坡路,几经长长的上下之后,时间流逝,村庄依然没有踪影。
       一个漫长的上坡之后,马上就是下坡,本来是件十分高兴的事情,但远方的一个长长的上坡的影子却让我们顿时失落不已,这又是一个大裂谷啊,下到谷底,再上到更高的顶峰。。。尼玛!这让我想起了在埃塞骑行的大裂谷,埃塞德真的大裂谷,下坡 22 公里,上坡 24 公里,耗费了我大半天的时间, 累的筋疲力尽,简直不堪回首啊。  这是个缩小版的裂谷,下坡在大概 5 公里左右,上坡更长….
      下坡自然飞速,不用刹把,最高的时候在亚美尼亚的大坡曾经下到时速 82 公里,但这坡还是小心为好。看到一个小的村庄,享受下坡中,不想停车。等到再上坡,才上了两公里就感觉已经不行了。索性推车上坡。又行进一公里,又累又渴又饿,但看看水壶,只剩下一口水了。汗!早晨忘记灌水了!翻翻吃的东西,就剩一堆咸菜,忘带干粮了!好在杨怀玉包里还有半瓶花生酱,取出来,倒进白糖,两个人把半瓶花生酱搞了个干净;又把剩下的几口水加白糖喝掉,歇息一会,继续上坡!
       只希望能在坡后有个村庄!
       吃了点东西果然有了点力气,爬到山顶,来不及停留就开始了近十公里的缓下坡。在下坡还意犹未尽时,又一个上坡在拐弯处出现了。这是要闹那般啊?村庄没有,上坡倒是很多。由于吃了太多的白糖,胃里感觉有点齁,急需水啊。好在小杨哪里还有半瓶前日接来洗手的雨水,虽然有点泛黄,也顾不得太多,喝了几口,继续上坡!
       好在上坡之后不久就有了村庄。但村庄太穷,连商店都没有。在路边附近的村民的屋檐的凳子上歇了一会,要了两瓶水,十分痛快地畅饮一番。穿着破烂衣服的村民围上来热情的打招呼,询问之后告之前面有镇子。看 GPS 地图显示前面是一个线路交叉口,应该所言无假,遂告别他们去镇上吃饭。
       进入坦桑尼亚后,明显感觉比卢旺达穷了很多。乡村全是木棚泥糊草顶房,矮小破烂,一家几口人住一两间如此房子,牲口圈都没得。村民的衣服开始破烂,很多人也没鞋子穿。没有看到电线杆,用电对他们来说还需要很长时间。
        镇子不大,一分钟就能走到头,酒吧和饭馆不少,停在一家,问了价格,牛肉饭是 2500 先令,折合人民币 10 元左右,不管太多,要了两份,吃!本来还打算来瓶啤酒的,一问比饭还贵,还是算了!看别人在喝饮料,1000 先令,当地制作,比卢旺达当地制作的要便宜,也要了一瓶。早已饿的不行,这才算是踏踏实实的好吃了一顿。
       镇子之后,没想到道路依然如前,鲜有村庄,再往前去,几十公里才有镇子。在路上就开始后悔没有在前面吃饭的镇子买手机 SIM 卡。路上太过荒凉,山区为主,帐篷营地难寻,虽然还有几十公里,但第一晚还需慎重,决定行至前面的镇子歇息。
       离镇还有七八公里的时候,太阳已经落山,晚霞非常漂亮,匆忙拍了张就继续前行。天黑的很快,天黑之后的夜路充满了太多不稳定因素,还是尽快到达为好,趁着晚霞的最后一丝余光,在夜色未浓前到了镇子。
       走到镇子的时候遇到一个自称是卡车司机的黑人,说是路上见到过我们,问我们需要不需要什么帮助。让他带我们去商店买手机卡,在一个商店忙活了半天,才把这个事情搞定。之前在印度就觉得印度人办事效率太低,谁知道到了非洲之后才知道印度的效率还是不错的。在非洲的印度人效率还算可以,折腾一番总算把事情搞定。
       镇子上有不少印度人。这些很早从印度过来的亚裔,已经在此扎根多年。经商很有头脑,加上印度人很团结,垄断了很多行业。门口有印度小孩,好奇的一直看着我,估计他已经很长时间没见到像我这样长的稍白的亚洲人了,跟他说话,却是害羞的躲闪着回答。
       一阵阵短促的喘息声传来,迎着屋内发暗的灯光看去,好大的一坨肉坐在门口!仔细看去,原来是孩子的妈妈。说来也怪,孩子和父亲非常瘦小,但他们的母亲却是比他们大了几倍。看来虽然他们来到非洲,但印度的传统并没有改变,这样的体型不仅在非洲,在印度国内也算是比较有名的了。的确很给他家男人长脸,他家男人没亏待他,也证明他们的富裕。印度的女性婚后普遍较胖。走在印度,你会看到很多肥胖的中年女性,围着纱丽故意露出胖胖的肚脐。看上去让人觉得发麻,但他们却为之自豪。这是一种传统,如果婚后的女性不发胖,不仅证明夫家对她不好,而且还会被人笑话家庭不富裕。现在新时代的印度青年由于接触新文化,已经改变了很多,很多青年女子并不在乎这种传统,而是尽力去保持自己苗条的身材。
       带我们过来的卡车司机看上去很有钱的样子,我们觉得算是碰到好人了。天气有点热,别人热情帮忙我们自然需要表达下谢意,便买一瓶可乐给他。没想到他非常痛快的自己挑了另外一瓶饮料。等小店主找来零钱的时候,自己又把钱接下,顺便买了四根烟抽。我和杨怀玉相视一下苦笑:进入埃塞以来,很多时候黑人热情的帮助总是抱着一定的目的的。不过这司机也算不错了,至少帮你办了事。更多的时候是坏了事还要钱。
       有了饮料和烟的回报,卡车司机似乎更热情了。办好卡后,又顺利的带我们到了当地的警察局。整个小镇也只有这片最明亮,一个发电机在轰鸣的工作。但是明亮的地方并不是警察局,而是超载检查站前面的酒吧和饭店。警察局在检查站的后面,也有灯光。本以为可以在此充电了,但他们是太阳能,没有插座。
       两位警察热情的招待了我们,让我们在附近随便挑选地方搭帐篷。考察一番,在警局的后面搭了帐篷。有厕所,有水可以冲凉,没电但有灯,也算是非常不错了。用炉子煮了意大利面,晚饭算是解决了。
       第二天早晨起床的时候,女佣已经在打扫院子了。空气弥漫着灰尘,想睡懒觉那是没太多可能的了,收拾一番立刻上路。路依然是上下坡,不过上坡明显不太多了。
       中午时分到达左拐的交叉口,怕前面没有镇子,用了午餐。自我感觉坦桑尼亚的食物比乌干达和卢旺达的要好一些,虽然主食也是 Ugali 和木薯,但已经没了难吃的香蕉饭。路的两边可以看到种植的水稻,能吃到不错的米饭。
        坦桑的米非常好吃,和国内的米已经有的一拼。这里的米是天然产品,无农药无污染,吃着特别放心。一小碗豆汤加上一盘米饭,1500 先令,6 元人民币,一盘足以吃饱。
       刚上岔路口,就感觉道路明显好了,看起来像是新修的路,路的两边排水工程基本完工。我们笑谈,这不会是中国人修的路吧?话刚说完,就看到一辆洒水车,上写 CREC,中铁七局。哇靠!果然是中国人在修路。既然在修路,前面就应该有营地。问了路边的当地人,更确认了这一点。看来今晚有住的地方了!
       唱着小曲一路狂奔,路也是上下坡,但明显不觉得累了。
        路过一座桥,河流不算太大,但往河里看去,很多水花!有鱼!有大鱼!还不少!看看时间尚早,路不赶了,停车钓鱼!
       这小河沟的鱼应该很好钓,我俩商量着准备多钓几条来刷新以前钓不到大鱼的耻辱。如果钓的多了,今天去中国公司也可以炖鱼汤了。
       渔具有了,但诱饵没有,杨怀玉搞到一只蜻蜓做诱饵,我抓来一条小鱼。刚开始把勾扔进水里,当地黑人也拿着自制的竹竿钓勾来了。想跟他要点诱饵,结果他带的诱饵也不多,只得跟他一起,在岸边的淤泥里挖蚯蚓。
       鱼是多,但貌似位置不对,诱饵也不行,始终没鱼上钩。而在黑人挖淤泥的时候,鱼竿开始被拉跑,他慌忙上前,拉出来一条近四十厘米的鲶鱼。黑人高兴坏了,见到路过的人就开始炫耀。而我们这边还是没动静,鱼不咬勾,换位置也不行,等待很久也没动静。这真是邪门了,又一次丢人了!不大会儿,黑人又上来一条,和前面一样,鲶鱼,四十厘米左右。这样子黑人更得意了,逢人就炫耀。而我俩却还是没动静。
        钓了两个多小时,我只上来一条很小的鲫鱼,做了诱饵使用。其他时间都是在喂鱼。
       我们不仅没有雪耻,又平添了更多耻辱。确实也是,从埃塞之后,似乎很少能钓到大鱼了。。。。。。
       五点左右,太阳开始西斜,无法再钓了,要赶路了。期间就中国营地询问多个黑人,答案各异,有的说是 5 公里,有的说 6 公里,有的说 12 公里,有的说 20 公里。看来是很远的路程,只得依依不舍的看着翻滚着鱼的水花离开。
       9 公里后,见到中国营地。营地是碎石场,两个中国人,一个四川老哥,一个湖北小哥。招待的非常热情,晚餐也异常丰盛,吃到了四川大哥做的丰盛川菜,还有他们自酿的白酒喝!一路上遇到的中国公司,总能在我们想家的时候品尝到中国的味道,化解我们思乡的愁绪。
       当晚他们告诉我们,前面有七十公里的土路,坡度大,灰尘大。而正好他们有皮卡车要去姆万扎办事,可以捎我们去姆万扎。考虑到车子本来就有问题,而又有此好运,当即表示感谢,决定搭他们车过土路后,再骑到姆万扎。
        吴成文小哥是公司的翻译,走过很多国家,在非洲也工作了多年。第二天早晨,他和司机载我们前往姆万扎。一路上他详细的给我们讲解沿途的路况和风土人情,吴哥曾经是大学英语教师,不仅英语说的好,斯语也说的非常棒,和当地司机交流的非常顺畅,这让我非常羡慕。在非洲工作的大部分中国人都能讲得一口流利的斯语,和当地人交流没有任何问题。而我从印度开始,已经丧失学习语言的积极性,惰性让我在大部分的时间里都用英语交流,辅助以肢体语言。人啊,总是找各种理由让自己变得越来越懒。
        在七局的营地我们有幸搞到了一些机械的黄油,我的后轮从卢旺达开始就吱吱作响,一直没找到原因,只觉得是后面轮组的问题,因为长时间没有保养,准备更换点黄油进行润滑。土路过后的一个镇子,在一个树荫下,我们让吴哥把我们放下。
        我们开始大拆大卸,我卸掉飞轮,卸掉轮组,发现似乎也并不缺黄油。更换黄油过后,本以为能解决问题,谁知道情况依旧。看来还是车圈的问题,算了, 不管了,反正有备圈,骑到断为止吧!
       路过卡萨马的金矿区,听说有很多中国人在此开矿,本想去金矿参观一下,但金矿离主路有些距离,且门卫持重枪把守,怕他们再一时误会走火,还是不去为好。
       当晚路过一个学校的时候,天已不早,看到学校空无一人,除了没水没电外,觉得是个搭帐篷的好地方。停车过后,见旁边有房子门前有人,过去询问并要水做饭。
       门口的女主人告诉我们,她是学校的老师,学校昨天刚放寒假,要放一个半月,非常欢迎我们在此住宿,她人很好,彬彬有礼,让女佣去接水的空间,还专门搬来两个凳子给我们歇息。
      在屋檐下搭好帐篷,做饭的时候,一个男子骑车过来,问了很多问题,看起来很牛的样子。本来一天就很累了,而他问的问题又特别的繁琐,我们都懒的回答。后来当他说他是这所学校的管理者和看守,而下午给我们水的是他的老婆的时候,考虑毕竟在人家的地盘,还对我们有帮助,就开始回答他的问题。
      这个男青年年纪并不大,对中国功夫非常感兴趣,问我们会不会功夫,他很希望有天去中国学习功夫。看他这么热情,累了一天,也给他比划了下简单的动作。讲解一番后,觉得这样也太累了。看他带着电脑包,得知他有电脑,把师傅练拳的视频给他拷了几个,让他看着去练习。他非常兴奋,想为我们做点事情,说让我们住进他家,或者开门让我们住进教室…. 但帐篷已经搭好,懒的再挪,婉言拒绝。他便不再打扰,非常满意的离开,希望我的视频能让他学到功夫!
      去姆万扎经过维多利亚的一个湖口,需要轮渡。中午时分到达渡口,门票不贵,却耗费了一个多小时通过渡轮到达只有几百米的对岸。河岸并不宽,但他们却不会想到去修座桥,这样能节省很多时间。但可能是他们技术达不到,想不到,或者根本上时间对他们来说并不宝贵,只是喜欢耗费大量时间通过渡轮一趟趟的运输人和车辆。
       傍晚时分到达姆万扎,之前已经联系好 startimes 公司的宿舍,又非常荣幸的和一帮同龄人遇到了一起,中国菜还有舒服的住处,还有什么能比这能让身心得以放松那?
       更是通过微博联系上了中铁建工的张朝晖朋友,同龄人,有着对旅行的热爱。遇到后,带我们逛姆万扎,逛维多利亚湖,有着聊不尽的话题,无限的热情,又吃上了中国饭菜。顿时觉得自己非常幸运,能遇到这么多热心和热情的朋友,在异国他乡,身为中国人是件很幸福的事情。

 

 

 

 
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
发表回复